二战中,德国建造了2艘航母,却为何一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?
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德国的陆军横扫欧洲大陆,数百万大军在无数坦克、大炮的配合下,硬是将法国、苏联揍到叫苦不堪,损失惨重。而德国的空军,更是将英国的首都伦敦,一连轰炸了好几个月。
相对比之下,德国海军的战绩就显得有些拿不出手。当然了,希特勒一开始就知道德国自身的海军实力较差,因此他一上台就制定了庞大的“Z计划”,准备为海军打造各类舰艇共396艘,而其中便包括了2艘航空母舰。
但计划往往是赶不上变化的,尤其是希特勒决定要建造的这2艘航空母舰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没能派上用场,甚至是压根都没能建造完毕。
以德国当时的实力,是完全可以建造出这2艘航空母舰,并将它们投入到战场上去使用的。那么问题不禁来了,到底是因为哪些原因,这才导致原本计划好的2艘航母没能出现在战场上的呢?
原因有这么几个。
展开剩余76%第一,关于航空母舰的建造,德国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。
当时德国的空军元帅是戈林,在德国军中他的身份地位是仅次于希特勒的。在他看来,如果海军拥有了航空母舰,并且在航母上配备飞机,这势必会影响到空军的实力,而这也影响到他戈林在军中的地位。
而且希特勒的态度也不坚定,毕竟人的想法是一直在变化的。尤其是在二战前期,陆军和空军取得了巨大战果,这不禁让希特勒产生了一种错觉,好像不需要发展海军,他们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。
第二,德国的资源毕竟有限,无力承担航母的建造和参战。
德国在一战中失去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,这便导致德国是无法从其他地方获得资源补给的。而战争,尤其是世界大战,那所需要的资源是无法想象的,钢铁、煤、石油、粮食、棉服等等,都是一个巨大数额。
本来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就需要无数的资源,再加上战争的不断持续,陆军和空军那不断的烧钱,这让希特勒不得不将资源倾斜到陆军和空军那边,于是这就影响到了海军航母的建设。
第三,海军元帅邓尼茨,更倾向于发展潜艇。
当时德国的海军元帅,是邓尼茨,一方面他和空军元帅戈林关系不错,另一方面他认为德国海军应该全力发展潜艇,通过潜艇的狼群战术切断敌人的补给线,就能达到战争目的,为此他也不是全力支持建造航母的。
试想,连自家老大都不支持自己,这航母还能建造得了吗?
第四,即使建造成功,也只是送人头,还浪费资源。
一支强大的海军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建立起来的,哪怕是后来的超级大国苏联,也得耗费三四十年才打造出一支勉强能和美国相抗衡的海军。
二战期间,不说美国后来建造了上百艘的航母,就算是英国海军,德国也不是对手,不然德国也不会无法渡过英吉利海峡。这也导致即便德国的航母投入到战争当中去,也无法取得多么好的战果。
那既然如此,又何必去做这无用功呢?
在内部阻力、资源问题,以及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,这让德国的航母最终胎死腹中,一直到二战结束都没能出现。
毕竟现代战争,比拼的是综合国力。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,只能优先发展长处,将资源分配到更为重要的地方去。德国的航母也因此,连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。
发布于:天津市